我爱“撕纸”“大叫”“吃手指”,但我还是好宝宝

随着宝宝的长大,原本一举一动都那么可爱的宝宝渐渐增添了一些“坏习惯”:一有机会就吃手指、无缘无故的大声喊叫、喜欢上了撕纸、随手扔东西……宝妈宝爸很担心:这些“坏习惯”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?是不是说明宝宝缺乏某种元素?宝宝会不会变成众人眼里的那种“熊孩子”……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。

这些所谓“坏习惯”,实际上是宝宝身心发育到一定阶段,尝试与外部世界沟通、接触,对自身能力进行探索、尝试的学习行为。小伊这就为大家解析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,找到有效的引导方法。

 

  1. 爱撕纸

    这种情况一般从宝宝6-7个月大时开始,持续到1岁以后。在这个阶段,宝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,改变某些事物,从而满足新奇感。此时,宝宝初步掌握了手的抓握特点,手、眼协调能力也基本具备了。宝宝发现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改变纸的形状、发出撕纸的声响,能够体验到惊喜和快乐,当然停不下来!

小伊有方法:宝爸宝妈应当给予鼓励、为宝宝安全、快乐的撕纸提供条件,但出于环保的考虑,尽量把宝宝撕过的纸收集起来,如果家中或朋友要邮寄易碎物品时还可以做填充物用。

①准备多种材质的纸张,增加宝宝触觉的敏感性。

②鼓励宝宝尝试不同的动作,比如“撕、抓、揉、拉、放”,锻炼手指的协作能力和指关节灵活性。

③准备一些印有图案的纸张,让宝宝按图画边缘撕纸,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。

④有意识地引导宝宝撕出不同形状,以开发想象力

安全提示:

  1. 注意避免提供给宝宝含有铅成分的油墨印刷的纸张。

②注意不要让宝宝误食纸张。

③不要提供太过锋利的纸张,避免划伤宝宝。

④撕纸之后及时给宝宝洗手。

 

2、吃手指

当宝宝的大脑还在发育中,对他们来说,自己的手指也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,而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,因此宝宝常会吃手。这个动作能够促进大脑、手和眼的协调能力。当宝宝从吸吮整个手,到灵巧的吸吮某个手指,说明孩子大脑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小伊有方法:不必强行制止宝宝吮吸手指,如果宝宝的行为过于频繁,宝爸宝妈可以用抚摩、摆动宝宝的小手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。或用提供玩具占用宝宝双手的方式,使宝宝暂停吮吸手指。

3、大声喊叫

宝宝的喊叫是为了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,这是宝宝语言表达的一种模式,也是为将来的开口说话做准备。宝宝喊叫的原因可能是尿湿了、饿了、累了、受伤了,也可能是感觉到不安全或者缺乏关注,试图用大声喊叫来要求父母的回应和照顾。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形成,词汇量有所增加,他们就不需要再用尖叫来传达信息啦。

小伊有方法:宝爸宝妈应当积极的回应宝宝所表达的需求,比如拥抱、爱抚、低声的和宝宝说话,用关注和满足宝宝需求或者转移注意力的办法使他们安静下来。

4.扔东西

6个月左右的宝宝开始“一言不合”就扔东西,拿到什么就扔什么,爸妈捡回来还会再扔……实际上,扔东西的动作具有多重意义:宝宝借此探索周围越来越广阔的空间,感知自己与世界之间的空间关系。宝宝会观察物体下落的轨迹、倾听不同物体落地时的声音,逐渐发现扔东西和发出声音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,从中学习了初步的逻辑知识。当然,扔东西也可能是宝宝觉得需求没有被关注,发泄小情绪的一种方式。

小伊有方法:

 1、主动为宝宝提供一些可供投掷的、安全的物品,形状、重量、质地最好能够多样,比如沙包、皮球、毛绒玩具等等
 2、在宝宝刚刚学会抓、扔动作时,及时给与表扬。即使扔了不该扔的东西,也不要严厉责备。可以设置一定的规矩, 如告诉哪些东西不可以扔;鼓励宝宝自己把扔出去的玩具捡回来。
3、平时多陪伴孩子,多关心宝宝的心情,让宝宝感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。

结语

对于宝宝新出现的“坏习惯”,宝妈宝爸应当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去解读、去接纳。在宝宝行动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引导和保护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“坏习惯”会逐渐消失,而由此促成的宝宝的成长和进步,会给宝妈宝爸带来诸多小惊喜。

为您推荐